六4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(徐雪娟)
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教学设计
一、导入新课
1.(出示鲁迅照片)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,你对鲁迅先生有了哪些了解呢?
2.那么这节课,我们将跟随作者周晔的脚步,去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。
3.出示课题
谁能读好课题?(可别小看课题,我们要读好停顿,还要把“的”字轻读)
谁再来读?我们一起读。
4.读完课题,你知道作者周晔和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吗?
(没错,鲁迅先生是作者的伯父,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儿,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)
5.咦,你们有伯父吗?那你们会称自己的伯父为“先生”吗?
那周晔为什么把伯父称为“鲁迅先生”呢?不着急,等我们学完课文,你一定能够找到答案。
二、初读课文
1.下面,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,再仔细思考:课文中哪句话能直接表达出伯父鲁迅先生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?(出示自读要求)
出示:的确,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,他为自己想得少,为别人想得多。
齐读。板书:为自己想得少,为别人想得多
2.这是课文最后作者对伯父的了解,那么在课文一开始的时候,她对伯父又是怎样的认识呢?
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,思考这个问题。
(1)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,我年纪还小,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,以为伯父就是伯父,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。
是的,在年幼的作者眼里,伯父和其他人的伯父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特别。
板书:伯父就是伯父
(2)所以当作者看到如此大的葬礼场面的时候,她的心情怎么样?(惊异)
“惊异”是什么意思?(惊讶,诧异)
是的,作者惊异于葬礼的场面。你能读好这段文字吗?特别注意读好红色的部分。
出示描写葬礼场面的句子,指名读(你读出了场面的大,大家的心情也十分悲痛),让我们一起读。
这样的场面,让作者感到惊异,所以她发出了这样的疑问:
因为,在年幼的周晔心里,伯父就是伯父(指板书),她呆呆地看着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,想到……,听不到……,也得不到……,泪珠就……(引读)。
3.从年幼时的认为“伯父就是伯父”到成年后了解到伯父是这样一个“为自己想得少,为别人想得多”的人,作者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几件事情呢?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,想一想,试着用小标题概括这几件事。老师有个小提示:本文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,那就是分段空行,一个版块就是一件往事。
4.板书:
(1)教“我”读书 (2)笑谈“碰壁” (3)燃放花筒
(4)救助车夫 (5)关心女佣
小结:刚刚我们用上列小标题的方法理清了关于鲁迅的五件事,在这五件事情中哪件事情是写得最详细的呢?(救助车夫)
三、研读课文
(一)救治车夫
1.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17-23自然段,画出描写伯父动作的语句,写写自己的感受。
2.学生交流。
(1)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,一个蹲着,一个半跪着,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,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。他们又给他敷上药,扎好绷带。
(2)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,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,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。
3.爸爸和伯父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帮助车夫的呢?你从哪看出来的?
出示: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,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,摸摸自己的鼻尖,冷得像冰,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。
师:天气这么寒冷,车夫还要光着脚拉车,这是为什么呢?你知道吗?
当时的周晔知道吗?(不知道)她的心里也有这样的疑问:(齐读)这么冷的天,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?
4.面对作者的追问,伯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。
出示:这时候,我清清楚楚地看见,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,——(引读)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,他变得那么严肃。他没有回答我,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,半天不动,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
5.当时,伯父救助了车夫,非但没有感到开心,反而变得那么——严肃,而且还—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
从“严肃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?伯父当时是在——思考问题,而,“深深地叹了一口气”告诉我们伯父的问题有没有解决?(没有)你体会到伯父的无奈之情了吗?
你能读出他的这种无奈之情吗?齐读。
6.伯父当时在想些什么呢?你能填一填吗?
出示:伯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,他觉得他能做的只是_______________,而改变不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1)学生交流。
(2)老师送给你们一组词:今天……明天……
能不能用上这组词填一填?(他觉得他能做的只是帮助这个车夫度过今天的难关,而改变不了的是他明天的命运。)
(3)老师再送你们一组词:一时……一辈子……
(他觉得他能做的只是帮助这个车夫一时,而改变不了的是他的一辈子。)
(4)再送你们一个词:即使……也……
师:即使伯父能改变这一个车夫的命运,也改变不了的是什么?(天下所有车夫的命运)
(5)师:即使……也……
师:即使伯父能改变所有车夫的命运,也改变不了什么?(天底下所有劳苦大众的命运)。
7.这就是伯父的表情为什么这么严肃,最后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的原因,现在你能把这段文字读得更好了吗?(指读、齐读)
8.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啊,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的是所有的劳苦大众。
板书:劳苦大众
他身边的女佣阿三也这样回忆道:……
(二)关心女佣
1.谁来读读女佣阿三的话?
指读:“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,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。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,真替他难受。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,倒常常劝我多休息,不叫我干重活儿。”
2. 是啊!鲁迅先生自己生着病还在忘我工作,却关心女仆,叫她多休息。
这就是鲁迅先生,他为自己想得少,为别人想得多。(指板书)
过度:其实,这里的“别人”不仅仅是指先生身边的女佣、路上的车夫,也指像作者这样的年轻一代。
板书:年轻一代
3. 其它几件事
1. 请同学们找一找,在教“我”读书的时候,伯父是怎样做的?怎样说的?
出示:伯父摸着胡子,笑了笑,说:“哈哈!还是我的记性好。”
(1)你能读好伯父说的这句话吗?你能读出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吗?
(2)伯父为什么不直接批评我读书读得不好?
(给“我”面子,爱护“我”,换一种方式教导“我”)
(3) 是啊!伯父对待像“我”这样的孩子或者年轻人,就是这样的谆谆教诲,十分爱护。
(4)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。
(5) 伯父鲁迅先生他不仅爱护年轻一代,更是心系民族的兴衰。
2. 当作者说伯父的鼻子又扁又平的时候,他却笑着说——
(1)引读:“我小的时候,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,也是又高又直的。”
“可是到了后来,碰了几次壁,把鼻子碰扁了。”
“你想,四周黑洞洞的,还不容易碰壁吗?”
(2) 这里的碰壁是指普通的撞到墙壁吗?(不是)
(3) 那指什么?(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斗争时遭遇的挫折和迫害)
(4) 是的,鲁迅先生哪怕屡次碰壁,他在我们面前仍然是“笑谈”,多么自信、乐观,因为他心里装着的是——整个民族啊!他对我们的民族充满希望。
板书:整个民族
3. 那希望就像他手中燃放的花筒,连伯父都看得出了神:
出示:火花在我们眼前飞舞,艳丽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脸上。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,那么慈祥,那么愉快,眉毛、眼睛,还有额头上一条条的皱纹,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。那时候,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,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。(齐读)
(四)总结课堂、拓展资料
1.同学们,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,他对青年人——谆谆教诲,他关心——劳苦大众,他心系着——整个民族。他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——为自己想得少,为别人想得多。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。
2.作家巴金就在他的《悼鲁迅先生》一文中写道:
3.现在,让我们带着这种崇敬之情,再来齐读课文题目。